电解研削(ECG)是由电解加工,亦可称为电化学加工(Electro Chemical Machining简称ECM),亦就是反电镀(Deplating)加工与机械磨削(Mechanical Grinding)所组合之复合加工。电解磨削是1952年美国G.F Keeleric 研发成功。电解磨削这种磨削方法还是很受欢迎的。
磨削有很多种方法,本篇,我们主要讲解电解磨削这种方法,在进行电解磨削时,两者之间保持一定的磨削压力,凸出于磨轮表面的非导电性磨料使工件表面与磨轮导电基体之间形成一定的电解间隙(约0.02~0.05毫米),同时向间隙中供给电解液。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工件表面金属由于电解作用生成离子化合物和阳极膜。这些电解产物不断地被旋转的磨轮所刮除,使新的金属表面露出,继续产生电解作用,工件材料遂不断地被去除,从而达到磨削的目的。电解加工原理。
电解加工在原理上是将电铸的阳极金属溶解现象应用于金属加工,将预先成形为所定形状的电极隔着微小间隙(0.2~0.3mm)与被加工物表面相向,并压送电解液(electrolyte),流速5~20m/s,以电极(electrode)为阴极,被加工物为阳极,施加一定的直流电压(5~20V),则经电解液而通电流,被加工物从接近电极的部份开始电解,同时使电极以一定速度(0.5~3.0mm/min)向被加工物送入,达预先设定的加工深度时,即得所希望的加工形状。